曾獲國家文藝獎、擅長描繪寫軍中基層故事的作家張拓蕪,昨日清晨在光波測距儀家中辭世。《文訊》總編輯封德屏表示,28日她和林立青、璞月等作家才剛約張拓蕪吃飯,為他慶生,說好8月農曆生日時再見,「張拓蕪精神看起來很好,臨走前卻不知為何突然很難過,哭得很傷心,沒想到就聽聞他過世的消息。」

張拓蕪寫詩也寫散文,代表作《代馬輸卒手記》忠實呈現大時代中小民的心聲,寫出當時從軍實況,為當時隨國民政府來台的大兵們留下紀錄,《我家有個渾小子》更呈現出老兵面對大陸安徽家鄉人事已非,黯然回台後繼續生活的心境。

作家三毛曾說,張拓蕪的作品是小人物對生命真誠坦白的描述,「他的文章裡,沒有怨恨,沒有偏激,有的只是老老實實、溫柔敦厚的平靜和安詳。他用筆記下了那整個時代的見證。他筆下的生活,是一個從來沒有人寫出來過的世界。」

封德屏表示,張拓蕪個性直率,散文中誠實描寫底層的人事物,「無論如何,軍中文全站儀學為台灣都留下了一個世代的記憶,也影響了台灣的文學發展和過程。」

一些建設專案的工地上,我們會經常看到一些技術人員架著一臺儀器在進行測量工作,他們所使用的儀器就是經緯儀。經緯儀最初的發明與航海有著密切的關係。在十五 十六世紀,英國、法國等一些發達國家,因為航海和戰爭的原因,需要繪製各種地圖、海圖。最早繪製地圖使用的是三角測量法,就是根據兩個已知點上的觀測結果,求出遠處第三點的位置,但由於沒有合適的儀器,導致角度測量手段有限,精度不高,由此繪製出的地形圖精度也不高。而經緯儀的發明,提高了角度的觀測精度,同時簡化了測量和計算的過程,也為繪製地圖提供了更精確的資料。後來經緯儀被廣泛地使用於各項工程建設的測量上。經緯儀包括基座、度盤(水平度盤和豎直度盤)和照準部三個部分。基座用來支撐整個儀器。水平度盤用來測量水平角。照準部上有望遠鏡、水準管以及讀數裝置等等。

張拓蕪1928年生於大陸安徽,15歲逃家從軍,1949年後隨國民政府來台,46歲時因中風退伍,左側身體衛星定位儀無法行動自如,在朋友鼓勵下開始寫作,以《代馬輸卒手記》系列描述軍中生活。

作家愛亞是張拓蕪的多年老友,「張拓蕪出門不方便,卻能單手燒得一手好菜,菜都切得整整齊齊,文壇朋友聚會後來都在他家吃飯,還有人是從早餐吃到晚餐。他燒菜都不要人幫忙,最後我們說好,他燒菜,我和三毛幫他洗碗。每次聚會都10幾20人,很熱鬧,是文學圈的大會串。張拓蕪的私房牛肉麵更是詩人周夢蝶的最愛。」

作家林立青表示,張拓蕪用文學補足了軍隊歷史紀錄不到的細節,「像是當兵怎麼抽壯丁、軍人如何去嫖妓,這些文章放到現代來看,也有如無比精采的爆料文章。他不帶批判,誠實的描述他看到的底層庶民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np7vurolfu 的頭像
    inp7vurolfu

    inp7vurolfu的部落格

    inp7vurol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